TAC膜(三醋酸纖維素膜),因其具有優異的光學及物理特性,可有效提升PVA膜的機械強度和耐久性,是偏光片制造環節中的關鍵膜原料。而從偏光片材料成本組成來看,TAC膜綜合成本就已占至50%以上。
圖片來源:樂凱光電
而從近幾年來看,受到下游終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以及屏幕面積持續擴大的雙重驅動,全球顯示產業快速發展,大尺寸、輕量化、高清晰成為了新的發展;且隨著高世代線不斷建成投產,進一步推動了與之配套的TAC膜高光學特性、寬幅化、薄型化制備技術的發展,但同時對TAC薄膜的平整度、厚薄均一性等技術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面對面板行業回暖和需求增長,加以國內偏光片龍頭廠商加速新產能釋放和新技術布局,偏光片用TAC膜需求也逐年遞增。據相關預測表示,2025年偏光片用TAC膜需求量將增長至6億平方米。
基于此,小編梳理了國內目前TAC膜的主要供應廠商(據公開信息整理,若有遺漏或錯誤,歡迎指正)——
樂凱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是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TAC膜、PVB膜等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我國生產偏光片用TAC薄膜和偏光眼鏡用TAC膜的龍頭企業,目前已具備年產3000萬平方米以上的滿產產能。
據樂凱膠片2024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樂凱膠片TAC膜產品營業收入223,811,563.90元,產量1691.27萬平方米,且TAC膜成品率提高1.2個百分點。同時,樂凱光電加速推進偏光片用TFT型光學TAC膜和TAC功能膜產線建設,現已成為國內唯一具備TFT型光學TAC膜批量化生產能力的單位。
近日,樂凱膠片在投資者互動平臺透露,其子公司樂凱光電已成為國內僅有具備TFT型光學TAC膜批量化生產能力的單位,這標志著我國在高端光學基膜領域實現重要突破。該技術突破將有效推動國產光學基膜在高端顯示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無錫阿爾梅新材料有限公司
前身為國有無錫阿爾梅感光化學公司(無錫電影膠片廠),2003年8月改制為民營有限責任公司。
阿爾梅在原有產能基礎上,分別于2008年從日本引進先進的TAC薄膜流涎生產線,2012年從韓國引進先進涂布生產線,形成年產1050萬米TAC薄膜的生產規模。目前阿爾梅的主要產品涉及TAC鏡用薄膜和用于偏光片的專用TAC薄膜等。
安徽吉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是蘇州天祿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早在2023年3月28日,蘇州天祿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擬通過子公司安徽吉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投資高分子新材料項目。
近日,天祿光科技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開工儀式于安徽滁州中新蘇滁高新區順利舉行,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將建成“高端TAC光學級薄膜研發生產基地”,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3億元。
新綸光電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是新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光電材料業務包括電子功能材料及光電顯示材料。其中光電顯示材料主要產品包括 CPI 膜、COP 膜和 TAC 膜等主要用在折疊屏、偏光片等顯示結構中的高端光學顯示材料產品。
而在此之前,新綸新材就已披露將建設常州功能材料產業園,該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年產TAC功能性光學薄膜材料400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
達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為臺灣省化學纖維類的大廠商PET薄膜制造公司——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致力于TAC膜的研發、制造與銷售。
自2007年5月母公司新光合成纖維收購了德國LOFO High Tech Film GmbH后,利用LOFO的設備和開發人員,達輝光電正式開始了TFT用TAC膜的開發。目前,達輝光電產TAC膜產品已經獲得多家偏光片制造企業的認證和使用,且對于TAC膜原料可實現自主供應,研發過程中將不再受制于TAC原物料的來源限制。
總體來說,TAC膜最早作為感光片基就已廣泛應用于電影膠片、相機膠卷、航空膠片等領域。但隨著傳統感光行業的沒落,作為感光片基的TAC膜產品市場逐漸衰退。而LCD產業的興起為TAC膜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對LCD用TAC膜的光學同向性、耐候性以及機械性能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TAC膜的技術也發生了根本性的升級與變革。
而從布局企業來看,除以上相關企業外,浙江東氟塑料、寧波惠之星新材料、河南君恒新材料等企業也均有所披露對于TAC膜的相關布局。且曉星化學也于近日正式啟動光學薄膜事業部(估值約十億人民幣)出售程序,其最終將花落誰家也受到多方關注。
且從實際上說,雖然由于我國在TAC膜的基膜生產、涂布加工等領域均存在一定技術壁壘,造成前期市場大多被日韓企業占領。但隨著我國相關布局企業的技術迭代與產學研協同,我國國產TAC膜領域已具規模,后續也將持續向TFT型偏光片用TAC膜等高端光學膜領域突破。